回应网友的一篇文章《鲁迅,以前看不懂,现在看泪流满面》

Viewed 9

其原文如下:

鲁迅的文章,中小学生都是不大爱读的,所以听说教科书一直在去鲁迅化,毕竟鲁迅
的思想距离祖国的花朵们实在太远。至于大学生,除了学中国文学的,恐怕也不会有什
么人主动去找鲁迅的书看。只有我们这些成人,在沾染社会太久并自以为得的时候,再
来读读鲁迅的话,也许才能明白鲁迅的智慧,体会鲁迅早在八九十年前就对我们种下的
悲悯之心。

  1、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捽摔伤的人,路人围
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
  ——《经验》一九三三年

  2、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
转,长大了,都昏天黑地的在社会转,同他们的父亲一样,或者还不如。
  ——《随感录二十五》一九一八年

  3、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
进甚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可是除了再想法子来改革之外,也再没有别的路。我看
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这一个题目,都
缴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所有最好的药方即所谓『希望将来』的就是。
  ——《两地书》一九二五年

  4、我先前总以为人是有罪,所以鎗毙或坐监的。现在才知道其中的许多,是先因
为被人认为『可恶』,这才终于犯了罪。
  ——《可恶罪》一九二七年

  5、无论从那里来的,只要是食物,壮健者大抵就无需思索,承认是吃的东西。惟
有衰病的,却总常想到害胃,伤身,特有许多禁例,许多避忌;还有一大套比较利害而
终于不得要领的理由,例如吃固无妨,而不吃尤稳,食之或当有益,然究以不吃为宜云
云之类。但这一类人物总要日见其衰弱的,自己先已失了活气了。
  ——《看镜有感》一九二五年

  6、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
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即一天一天的堕落
,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在事实上,亡国一次,即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后来每不想
光复旧物,而只去赞美那几个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
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一群烈女。
  ——《论睁了眼看》一九二五年

  7、中国人的虽然想了各种苟活的理想乡,可惜终于没有实现。但我却替他们发现
了,你们大概知道的罢,就是北京的第一监狱。这监狱在宣武门外的空地里,不怕邻家
的火灾;每日两餐,不虑冻馁;起居有定,不会伤生;构造坚固,不会倒塌;禁卒管,
不会再犯;强盗是决不会来抢的。住在里面,何等安全,真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了
。但缺少的就有一件事:自由。
  ——《北京通讯》一九二五年

  8、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碰』,能打这墙
的,能碰而不感到痛苦的,是胜利者。
  ——《碰壁之后》一九二五年

  9、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
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
般,立刻毫无能力。其二,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于打扑,使他畏葸退缩,彷佛一
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他们外
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
  ——《海上的儿童》一九三三年

  10、说话到真人厌恶,比毫无动静来,还是一种幸福。
  ——《「坟」题记》一九二六年

 11、战士死了的时候,苍蝇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嘬,营营地叫,以为
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死了,不再来挥去牠们。于是乎苍蝇们
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牠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的确的,
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
终竟不过是苍蝇。
  ——《战士和苍蝇》一九二五年

  12、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
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
  ——《这个与那个》一九二六年

  13、中国人不疑自己的多疑。
  ——《我要骗人》一九三六年

  14、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
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hú sù即恐惧颤抖),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
肉铺常有几个人张嘴看剥羊,仿佛颇为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
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也就忘了。
  ——《娜拉走后怎样》一九二六

  15、我先前的攻击社会,其实也是无聊的。社会没有知道我在攻击,倘一知道,我
早已死无葬身之所了……我之得以偷生者,因为他们大多数不识字,不知道,并且我的
话也无效力,如一箭之入大海。否则,几条杂感,就可以送命的。民众的惩罚之心,并
不下于学者和军阀。
  ——《答有恒先生》一九二七年

  16、我总觉得洋鬼子比中国人文明,货只管排,而那品性却很有可学的地方,这种
敢于指摘自己国度的错误的,中国人就很少。
  ——《两地书之廿九》一九二五年

  17、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
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无声的中国》一九二七年

  18、中国人自己诚然不善于战争,却并没有诅咒战争;自己诚然不愿出战,却并未
同情于不愿出战的他人;虽然想到自己,却没有想到他人的自己。
  ——《一个青年的梦译者序二》一九一九年

  19、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
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
  ——《未有天才之前》一九二六年

  20、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
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功之后……
  ——《中国语文的新生》一九三四年

 21、「可惜中国人但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凶兽相,也
还是卑怯的国民。这样下去,一定要完结的。」「我想,要中国得救,也不必添甚么东
西进去,只要青年们将这两种性质的古传用法,反过来一用就够了;对手如凶兽时就如
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
  ——《忽然想到.七》一九二五年

  22、凡中国所有的,外国也都有。外国人说中国多臭虫,但西洋也有臭虫……假使
世界上只有一家有臭虫,而遭别人指摘的时候,实在也不太舒服的……最好还是希望别
家也有臭虫,而竟发现了就更好。」
  ——《外国也有》一九三三年

  23、「自有历史以来,中国人是一向被同族屠戮、奴隶、敲掠、刑辱、压迫下来的
,非人类所能忍受的楚痛,也都身受过,每一考查,真教人觉得不像活在人间。」
  ——《病后杂谈之余》一九三四年

  24、「从生活窘迫过来的人,一到了有钱,容易变成两种情形:一种是理想世界,
替处同一境遇的人着想,便成为人道主义;一种是甚么都是自己挣起来,从前的遭遇,
使他觉得甚么都是冷酷,便流为个人主义。我们中国大概是变成个人主义者多。」
  ——《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一九二七年

  25、「许多历史的教训,都是用极大的牺牲换来的。譬如吃东西吧,某种是毒物不
能吃,我们好象全惯了,很平常了。不过,还一定是以前有多少人吃死了,才知的。所
以我想,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
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像这种人我们当极端感谢的。」
  ——《今天的两种感想》一九三二年

  鲁迅的文字跨越了时代

  自他以后,我们国家经历过多少风雨多少血腥多少思想改造,一百年过去,鲁迅的
目光通过他的文字穿越到今天的社会依然犀利无比,纵观百年中国文坛,可以说是独步
天下无人可及

以下是我的评论:

鲁迅是国民党元老级别人物,他的批评还是有尺度的,当然也是有立场的,攻击的对象有北洋政府以及“旧时代”治理下的普罗大众。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是对立的,国民党认为普罗大众是需要改造的,也正好可以体现国民政府的先进性。党派人物通常会自命不凡,明代的东林党也是有这个臭毛病。

鲁迅的文章里面处处看中国人不顺眼,不具有革命性的中国人是有奴性的。所以“文化大革命”是最能体现中国人是没有奴性的一个例子,成立吗?一定需要流血来革命吗?也许在革命党看来,围着刑场的看客是在吃人血馒头,但是在看客们看来,这些煽动暴力的党徒搅乱了他们正常的的生活。在革命党看来,随波逐流的大众只有愚昧,只有顺从;在普罗大众看来,鼓吹革命的党徒是一群恐怖分子。国民党或者共产党都干过绑票的事情,周恩来也曾经亲手制造了灭门惨案。很少有人会说国民党或者共产党是有奴性的政党,通常人们会说土匪是有匪性的,既然鲁迅的批判没有涉及到匪性,那么他的国民性批判就是顾此失彼的。匪性和奴性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

漫威电影里面的台词,“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反过来说,权力越小,责任越小。几乎没有政治权力的普通中国平民,何必在他们身上做着鸡蛋里面挑骨头的事情呢?有这个时间,为什么不去多多指摘党政要员的个人品德以及他的主张政策呢?现代的批判性作家,如果想要继承鲁迅的衣钵,有条件地最好是能直接指明不良行为的主要承载人,因为笼统地攻击像是在拿着机关枪做无差别扫射。

当然以上是从大的方面来笼统地概括,但是,反过来,从细节上来说,鲁迅对于当时中国社会上的人情世故的指摘还是很尖锐的。粗略地列举帖主给出的例句。

1,看到别人摔倒,一般来说,现代人是普遍比较冷漠的,大部分人会匆匆走过去。但是在旁边哈哈大笑幸灾乐祸的人,只能说那个时候的中国人真的很闲,或者缺少娱乐非常压抑,以至于连别人摔倒出丑一下都能作为取笑的素材。缺少娱乐,当然是因为穷困潦倒,疲于生计,没有时间和金钱去娱乐。

2,穷人家的孩子服装邋遢,没有被送去学堂进行教育,当然是因为家庭比较穷,政府和社会救济组织也没有提供免费教育。穷的连饭都吃不饱,还谈什么体面不体面的。有意思的是富人家的孩子,也是整天被关在家里,不和社会接触。难道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太危险,家长不放心孩子出去吗?还是这个家长觉得把孩子关在家里可以让他专心读书写八股文求取功名?明朝时候的风尚,有钱人还是很喜欢四处去旅行,清朝的人却变得比较宅了。活跃的社会活动通常伴随着比较自由的结党结社,生活在清朝,人的取向大抵上也是变得逐渐保守了吧。

3,鲁迅认为,中国的理想家,不是在怀念过去,就是在希望未来,唯独对于现在,却总是忽略的。因为没有想过脚踏实地,所以才会怀念过去,才会憧憬未来,才会对虚假的梦境如此着迷。唯独对当下缺乏理解力。所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好骗的原因吗?被共产主义给带进了沟里。中国盛产骗子,这个倒是真的,有为了利益在市场上公然欺骗的无良企业家,政府内部一层又一层的欺骗,宣传喇叭对民众夜以继日的欺骗。欺骗在当下,活在当下就要欺骗。对于中国人而言,很要紧的事情就是今天应该怎么去构思好欺骗别人的剧本。有一些欺骗别人入魔的人最后是连自己也给绕进去了的。

4,所以中国的司法黑暗是自清朝以来就有的,也并不是中共建立政权以后才有的。

5,食品安全问题由来已久。。。。如果这个社会上有比较权威的食品监管或者信息发布中心,那么即使是身体衰弱的人也可以放心大胆地食用食材了。

6,“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赞美忠臣和烈女的人会是谁呢?为什么人们在褒奖岳飞的时候从来只是拿着秦桧说事,而不是把那个真正下命令的宋高宗赵构拿出来鞭笞呢?跪在西湖的人应该是赵构,秦桧只能靠后。农夫如果懒惰,那么他将不会收获足够的粮食;商人如果懒惰,那么他很可能会渐渐收支不平衡以至于破产。政权内部的人如果懒惰,好像啥事也没有。

7,鲁迅觉得中国是一座大的监狱,因为中国人没有自由。不过鲁迅既然能自由地发表文章,那么至少那个时期言论自由多少还是有一些的。鲁迅好像很少提及人民选举之类地议题,那么他所指的大概率也不是政治自由。从他对封建礼教的种种诘难来看的话,他指的不自由倒像是在以三纲五常为名目下的封建礼教所束缚下的不自由。也就是思想的不够自由,不够解放。换言之,打倒封建礼教就可以自由了。这个隐含的意思是,信仰先进的理念是自由的,固守落后的理念是不自由的。可是自由的意思不是包含着人们自由选择的权力吗?(这里的自由选择仅仅是指思想上的,另外,“洗脑”这种行为当然是剥夺了人们自由选择的权利)当然鲁迅把整个中国比喻成为一座大的监狱是很有创意的,监狱里面最重要的角色是狱警,帝制中国最重要的管理角色是警察,这个倒是很应景的。难怪袁世凯改革政府的优先事项就是新建一支警察队伍。

8,这个不是很理解。

9,谈到教育观念的问题,所举的例子是比较极端的,一个是溺爱,另外一个是冷暴力,总之就是没有能正常和孩子沟通的。通常情况下,地痞流氓对自己的子女是偏向前面的,然而考科举的世家(那个年代的小镇做题家)是比较偏向后面的。前者是导致匪性,后者是容易引发出奴性。

10,鼓励讲真话,说实话,不需要为“尊者讳”。

11,这里的战士指的应该是为了某项利它性事业而奋斗的人,“士”通常是一个比较有荣誉感的称呼,一个处在战斗过程的“士”,是值得人们尊敬和佩服的。即使他有着一些缺点,人们也通常愿意去包容而不会过分的求全责备。不过话说回来,处在聚光灯下的人物,他身上的缺点也同样地会被放大。如果苍蝇的攻击是难免的,就随他去吧。

12,“孩子初学步的第一步,在成人看来,的确是幼稚,危险,不成样子,或者简直是可笑的。但无论怎样的愚妇人,却总以恳切的希望的心,看他跨出这第一步去,决不会因为他的走法幼稚,怕要阻碍阔人的路线而“逼死”他;也决不至于将他禁在床上,使他躺着研究到能够飞跑时再下地。因为她知道:假如这么办,即使长到一百岁也还是不会走路的。”鲁迅地这句可以送给那些数落中国人的素质不适合民主的鬼话。

13,诚实是华人社会的稀缺品,所以你跟别人说一件事情,别人会觉得你是不是在扯谎。

14,鲁迅批评中国的看客比较多,看到他人的不幸不会主动介入去帮助。不过,如果鲁迅看到现在中共当局如此丧心病狂地打击见义勇为的人,他又会作何感想呢?清朝末年那个时候不知道有没有专门针对见义勇为行为的行政处罚。

15,鲁迅承认了自己是在攻击中国社会,不过他愿意“横眉冷对千夫指”,那么想必他已经做好了作为一名孤独战斗的勇士的觉悟了,他的理想也很直接,“俯首甘为孺子牛”,孺子通常是指幼儿或者未成年的人,所以他愿意为了中国的孩子们有一个更加美好的环境而奉献燃烧自我。官样文章通常把“俯首甘为孺子牛”解释为鲁迅表达了为民众谋福利的理想,这种解释是有问题的。一方面辛辣地攻击社会的民众,一方面又说甘愿服务于民众,面对同一个民众,要怎么做到既是“横眉”又是“俯首”的?如此“前倨后恭”的?

16,鲁迅觉得外国人的文明体现在他们可以自由指摘自己的国家,仔细回想一下,在鲁迅之前,好像中国真的很少有这种人,尤其是像鲁迅这种全方位“诋毁”自己国家的人。当然,鲁迅也是赶上了比较特殊的时期,因为西洋文明的传入正好给他提供了一个参照物。

17,中国人喜欢折中,和稀泥,也就是不讲原则。不过中国人什么时候讲过原则呢?讲原则的宋襄公是要被耻笑的。相比之下,一衣带水的日本人比较讲原则,比较讲原则的民族,它们通常的大前提是国体比较稳定,世界观和道德感也随之趋向于比较单一的共识。即使是朝鲜历史上的李氏王朝,前前后后延续了505年,超过明朝(277年)和清朝(296年)。

18,中国人比较自私,虽然孔子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这一套行为准则是为西周贵族们量身定制的。贵族精神也随着周王朝的覆灭而消失了吧。

19,天才的意思,应该是在某个领域表现出了非同凡响的成就的人(往往具有独创性)。徐霞客,李时珍应该都算吧,鲁迅应该不会称呼自己是天才。

20,这句话放在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还是蛮应景的。。。

21,中国人被人诟病的一个突出品性就是欺软怕硬,欺软怕硬来自于人们趋利避害的原始本能,只是在中国人身上更加明显和普遍,主要原因当然是中国人还处在丛林法则支配的国度里,政治环境也在鼓励着人们朝着这方面退化。鲁迅给出的建议是如果能把这两个颠倒过来,那么中国人就能够从这种国民性洼地里面彻底挣脱出来。也就是敢于和强大的对手叫板和硬刚,对于比自己弱的人却是要做到不欺负,至少是不要落井下石。从心理学的演变来说,通常人们先是怕硬,之后才是欺软。就比如某位来自江西的旅行博主,就时不时地在节目里对某位观众阴阳怪气,因为他觉得对方是软柿子好拿捏。这种人的这种做法,当然也是欺软的一种。喜欢和强者硬刚的人,通常本身自己也会是强者。和秦国主力决战的项羽,有“万人敌”美誉的关羽和张飞,以及和他们争雄的对手们,当然还有许许多多见义勇为的人。

22.哈哈,这个说辞好像就是专门堵嘴那些说中国人的劣质国民性是全世界共有的说法的,看来鲁迅的国民性攻击在当时就受到了很多质疑。鲁迅的意思是,对于自己国家的国民性,还是严格一些较好,不要和别人比烂。

23,中国人最会坑害的就是自己人,丛林法则的社会,底层互相坑害,各个阶层之间也没有所谓的共识,权贵阶层和平民阶层之间唯一的纽带是通过警察来连接的(以前叫官差)。

24,“我们中国大概是变成个人主义者多”,观察那些一门心思作恶的大人物,他们在获得巨大的权力之前也不乏体验过人间冷暖和人心阴暗的一面的。掌握权力以后,以一种更大的恶意报复整个人类社会。从人性的角度来讲,这个似乎是顺理成章的。像刘晓波这样有菩萨心肠的人终归是少数,韩国政坛的金大中也是少数,所以让政治世家把持较大份额的政治权力也有一定的合理性,至少能减少因为人心叵测而造成的政治德性上的风险。据说日本的政坛就具有类似的世袭性质,不知道确切情况如何。不过在一个政党轮替成熟的民主国家,一个带着恶意的执政者在台上也呆不长,早晚会被轰下去。

25,“许多历史的教训,都是用极大的牺牲换来的”,这句话很有预言性质,“某种是毒物不能吃”,计划经济是行不通的,国有企业是低效率的,可是有人就是想再吃一遍,希望这次牺牲的仅仅是他自己吧。

5 Answers

难得有一篇深思的长文。我只说一点:想办事得有缘由和基础,没有说忽然间就能改造这,改造那。弱不要紧,能搞清楚自己在干什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不错了。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与之合力办事,营建新生活。

人血饅頭這個梗就是魯迅覺得你們都該同情革命黨,但自己身為醫學生卻忽視病急亂投醫的病人的無奈心情。這種人讀醫時倫理課怎麼及格的,我覺得帝國日本也應該好好檢討一下自己醫學院的標準

『自己诚然不愿出战,却并未
同情于不愿出战的他人;虽然想到自己,却没有想到他人的自己』
魯迅之所以不是什麼思想家,止於一梗王,就是因為這樣自私。他的支黑梗都不錯,但也就僅止於此。就連品蔥支黑,也大多承認自己內心的支性和肚子裡殘留的狼奶。然而魯迅,一邊指責中國人自私、缺乏同情心,一邊對自己小說裡的虛構中國人的心情卻毫不同情,以一個健康的作者的身份譴責一些病人或病人家屬,就為了他們沒藥可醫時不擇手段?一邊嘲笑阿Q精神勝利法,一邊解剖學屢屢掛科,醫學院畢不了業還自稱『棄醫從文救中國』?
梗的部分都沒錯,錯在魯迅一邊造梗,一邊從來不自省。永遠說的好像這些劣根性和自己無關一樣

德行不是靠教育出来的,而是要靠身体力行感悟的。医学伦理课不能把人教育成好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能让人热爱共产主义。
鲁迅的唯一问题就在于,沦陷区对于他只有可以批评的东西,而没有可以热爱的东西,正因为如此,就算他批评的事物全部失败,那也不是他自己的胜利。

但我記得魯迅是考試時倫理課還拿高分。就算平時講課時不能把人變成好人,至少考試時也應該要檢出壞人才是倫理考試吧
他不熱愛也沒關係,其實也沒辦法。我是說他把自己的問題束之高閣的這個問題。就算中國爛到家了,要是他自己可以意識到自己身上的問題並致力擺脫身上自己所厭惡的劣根性,那至少N年以後他還是一個能讓自己滿意的人

考研思想政治课考高分,能够检验出人是否热爱共产党吗(笑)?
就像粉红所说,如果你不喜欢共产党,为什么不加入共产党改变它,而要恶毒的攻击党和国家呢?要是反贼们意识到自己的劣根性,努力去改变自己,多年后也可以做一个自己满意的对党国有贡献的人。而不是一有问题就去抱怨党和国家,变成一个威胁“伟大”的“代表中国全体人民”的共产党的恨国党。
鲁迅当年也是一样的问题(笑)。

因为考虑到国共两党在组织架构和行事方式上具有很高的相似性,所以这里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讲述。国共两党的高层人物都很欣赏鲁迅,这个当然不会是巧合。

“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又来一个自察自纠。好像反省了一下,天堂就会降临一样。鲁迅那个年代,中国人已经反省得足够多了,毛泽东也喜欢反省国民性,“文化大革命”就是他反省的一个重要成果(揶揄)。

当然,如果把一切和政治有关的事情都和国民性挂上钩,这当然是比较省力气的,就像鲁迅说的,“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那么我是不是也可以说,美国的华尔街为了赚取超额利润,和中共权贵勾肩搭背,所以华尔街的那一群人也是有劣根性的。美国作为世界文明的灯塔,没有制定一套武力推翻中共政权的军事计划,却在姑息养奸,所以美国人也是有劣根性的。有能力改变游戏规则的人在大树底下乘凉,真应该把这个大树给砍倒才好,让他也体验一下烈日下暴晒的感觉。

鲁迅之于现在的中国人是一面反观的镜子,“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但是如果因此而把他以及他的思想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或者作为解释一切问题的最终答案,怕不是有意或者无意地忽略了真实世界的复杂性。

会不会是因为当时是最后的多党互掐年代,才能发出这样的文字。之后不久中共一党独大,就再也没法正常正常思考发言了。再加上为了仇恨宣传把鲁迅立起来当牌坊,才让人对他印象深刻。

是的呢,也有这个可能

因为编户齐民社会的德行本来就是无力自救的,鲁迅对此非常清楚。他也明白投奔列宁主义革命基本等于飞蛾投奔红炉,所以教育儿孙学一门手艺,特别不要去当评论家,这潜意识里就是知道依靠租借得来的自由的脆弱。
很多看似鲁迅在批评社会的东西,比如孔乙己,华老栓,阿q其实是写他自己。
就像鲁迅自己所说:“还有,我先前的攻击社会,其实也是无聊的。社会没有知道我在攻击,倘一知道,我早已死无葬身之所了。试一攻击社会的一分子的陈源之类,看如何?而况四万万也哉?我之得以偷生者,因为他们大多数不识字,不知道,并且我的话也无效力,如一箭之入大海。否则,几条杂感,就可以送命的。民众的罚恶之心,并不下于学者和军阀。”
这话其实是一语成谶的,鲁迅死后几十年,中共建政以后,知识分子批评一句话是真的会被各路积极群众打死的。
所以重要的其实不是政治理论,而是小共同体自己的德行。否则政治理论再好,德行不够也是无法执行的。因此诸夏民主才是比较可行的道路,目的就是把比较有德行的一部分分开来,这样才比较可能实现民主。
拿吸尘器打扫卧室,能把卧室打扫干净。拿吸尘器打扫垃圾场,只会把吸尘器本身也变成垃圾的。